在倫敦的生活
對我來說,似乎雷同於台北!
每天坐地鐵上下課,上下班,出去玩
無論對於住在倫敦的人,或者遊客來說
倫敦的公共運輸系統,很方便,很重要!
倫敦的地鐵習慣稱做 ”Tube“
這個字的意思,其實是『管子』
想一想,其實也滿像的!
軌道和隧道像個管狀系統
而車廂,就是穿越直管中的小東西
感覺也滿剛好的形容,又可愛!
然後
他們的整個地下大眾運輸叫 "Underground"
事實上,大部分的確都在『地底下』
這個系統,像我們台灣的捷運。
(又長又直,一邊上、一邊下、再加小樓梯在中間)
(這是常見到的型態)
倫敦地鐵有趣的是
它有很多種的月台形式:
- 單邊單軌的
(人的後方是牆壁,台灣好像沒有這樣的站台形式?!)
- 雙軌在中間,人在兩邊等
(很像淡水線,接近淡水那邊的站。沒記錯的話,例如:紅樹林站)
- 軌道在兩旁,人在中間等,中間還有椅子可以坐
(大部分台灣的站台形式,如:高鐵、火車、大部分的捷運站)
而且,不是每條線路不同型態唷
是每個站與站之間!
不會是一樣的呈現方式。
戰戰 站站驚喜
[Kennington] 站 / 黑線 (Northern line) 上的一個南中繼點
[ Westminster ] 站 / 綠線+黃線 / 主要景點:大笨鐘、倫敦眼、西敏寺
是少數有電梯的地鐵站
每個月台都有電子告示板 (如左上角),會顯示接下來『四班車』的資訊。強!
但是啊
在台灣排隊排習慣了
來到倫敦,大家沒有在排隊的 (覺得暈)
上班、下班時間,就是一個狂!!
人潮沿著月台站成一坨一坨
等車子來了,打開門
一窩蜂往裡面擠
即使關了門以後會貼在門上 (真的是貼著門!)
還是要貼貼貼,擠擠擠,擠上車
尤其在上班的時候,根本是大家相親相愛...
全部都緊緊靠在一起呀!!
還好,我個子小
一來,很好鑽到位置站
二來,經常遇到,他們都讓給我先上車
(人非常少的難得時刻。)
(有機會再分享尖峰時的人潮!)
曾經在上班時間坐地鐵,但都站在原地
因為,等~~等等~~~
等到第四台列車進站,才有人移動上車
前面其他三班列車全滿!!!
完全無法有人再擠上去
倫敦的地鐵系統,跟個迷宮一樣!!
地下很多層,經常換個線坐車要又上又下
而且可能從站東走到站西才能換線
但是,他們的電子指示和識別牌,非常清楚
所以,並不會迷路,也不會搞不懂
倫敦Underground
我認為,非常容易適應的!
這是黃線 ( Circle line ) / 最平穩、最安靜、最新、最乾淨的線路,走道比較寬
黑線 ( Northern line ) / 非常搖晃、椅子感覺使用很久了,空間也比較小
快點問 快解答 快提醒
倫敦的地鐵叫做:Tube
倫敦的地鐵系統:Underground
倫敦大眾運輸:Underground、Overground、Cable car、National Rail、Cab、Bus
大眾運輸的營運時間:比較特別的是,很多地鐵和巴士有『夜專線』
(不是每個站都有,每站時間也都不一樣,有需求的人,記得先上網查唷!)
地鐵上可以吃東西、可以喝東西、可以口香糖,基本上就是任你吃
地鐵站裡面沒有網路訊號、沒有手機電話訊號,所有網路資訊請在站外搞定
(3電信的手機號碼,可以用月台 WIfi連線,選擇3電信,經由"Virgin"服務)
設定好之後,就可以在地鐵上繼續臉書!繼續Line!
不過,只有列車停靠在月台時有收訊喔,行進間還是沒有的。
因為沒有網路收訊,所以看到很多人閱讀報紙、書本、電子書。
感覺這裡的閱讀比例非常高!
喔,對了,列車門如果夾到你了....不會自動彈開喔....
而且,對他們而言,被夾到是個人問題,會造成列車延誤
以他們的態度來說,比較是:請你不要影響別人 (好嗎!) ~這樣
請,『千萬不要被車門夾到!』。
(我被夾過一次,哈! 有機會再慢慢聊囉~)
留言列表